第七届“创客中国”新能源产业赛道赛协鑫徐州领衔
【核心提示】2022年(第七届)“创客中国”大赛在全国共举办6场赛道赛,分别是:百度集团的人工智能产业(北京市、上海市、广东省)、卫星通信集团的卫星产业(北京市)、海尔集团的智能家居产业(山东省)、科大讯飞的AI+工业产业(山东省)、一拖集团的农业机械产业(河南省)和协鑫集团的新能源产业赛道赛(江苏省徐州市)。
激发“双创”活力,集聚“双创”资源,发挥创新创业对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竞争力和稳定性的带动作用,推动新能源产业集聚发展。8月24日,由工业和信息化部指导,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中心、江苏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协鑫(集团)控股有限公司主办的第七届“创客中国”新能源产业赛道赛在新能源重镇江苏徐州举行,来自全国30支代表队经过紧张而激烈的角逐,最终决出全国前14强。这是徐州市首次承办这一国家级赛事。
第七届“创客中国”新能源产业赛道赛以“赋能双碳 智领未来”为主题,围绕光伏、新能源汽车和及氢能等领域关键核心技术、前沿技术共研发设计了工业硅连铸机、直拉单晶用高纯石英坩埚等14个赛题。整个活动历时2个半月,通过网上报名、初评、复赛、决赛4个环节,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评审方式,遴选出企业组和创客组一、二、三等奖,并推荐前14名获奖企业和团队进入全国大赛500强。8月17、18日,新能源赛道赛复赛在徐州举行,来自全国新能源行业的69支队伍参加角逐,竞争30名决赛名额。
据介绍,为提升大赛影响力,丰富大赛内容,在国家、省、市工信部门的正确领导和科学指导下,协鑫集团联合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硅业分会,邀请国内新能源领域知名专家和头部企业负责人参加,举办“1+1+1”专题活动(即1场决赛、1场晶硅产业发展论坛、1场晶硅产业研讨会),助力新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江苏中能、四川永祥、大全新能源等新能源行业龙头齐聚徐州,共同探讨“硅能源”带来的产业机遇和挑战。
8月24日下午,决赛在徐州强势拉开帷幕。30个晋级全国总决赛的项目,经过多轮激烈角逐,最终决出全国前14强。值得关注的是,全国前14强获奖项目涉及领域包括氢能、新能源汽车、光伏上游材料、电池组件、光伏下游应用等领域。按照赛事规则,前14强获奖者将获得省级专精特新“小巨人”称号。
活动中,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中心副主任董晓鲁说,由协鑫科技领衔,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专业化服务机构参与,开展科技成果转化、专业化集聚、产业园区及企业培育和产业创新生态建设,有效探索龙头企业与中小企业协同创新的新模式,形成协同、高效、融合、畅通的产业生态,有力支撑产业链供应链补链、强链、固链。
评审专家表示,当前,在全球能源变革加剧和国家“双碳”战略实施的大背景下,新能源产业迎来了新的发展窗口期和重要战略机遇期。第七届“创客中国”新能源产业赛道赛参赛项目出现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涉及氢能、储能、晶硅、光伏、动力电池等多个战略性新兴产业,每一个前沿领域都藏着超级风口,拥有万亿级市场规模。可以说,谁能抢占先机占领潮头,谁就能赢得未来的市场话语权和主动权。
作为新能源赛道赛的领衔者,协鑫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协鑫集团积极响应国家“有序发展光能源、硅能源、氢能源、可再生能源”的号召,围绕“科技协鑫、数字协鑫、绿色协鑫”战略,大力推进绿色能源发展,通过本次大赛选拔一批创新能力强、科技附加值高、产业化前景好的优质项目,加速优化落地,全力推进企业间融通创新,构建起绿色健康的新能源产业生态,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目标,为全球能源变革和国家绿色高质量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为释放企业创新活力,激发企业创新潜能,增强新能源产业供应链韧性和竞争力,打造行业协同、高效、融合、顺畅的融通创新生态圈,徐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及协鑫集团对本次大赛设置了多维度奖励方式。协鑫集团将根据光伏、氢能、新能源、智慧能源、移动能源等领域的实际业务优先考虑与获奖企业(团队)的合作意向,对于符合要求的企业纳入协鑫供应商库,为产业链中小企业提供广阔合作空间。赛后通过合作,对于行业前沿技术有重大突破的项目,双方可联合制定完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促进双方科技创新成果转化落地。
据悉,“创客中国”赛道赛是工信部首次举办的国家级产业链协同创新大赛,聚焦制造强国和网络强国重点领域,围绕“铸造长板、补齐短板、延伸产业链和价值链”等重点环节,由大企业“出题”,中小企业“揭榜”,通过产业链协同创新推动产业链整体提升。
附:获奖项目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