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欧太阳能电池组件谈判不欢而散
2019-10-05
周一,欧盟与中国之间的贸易谈判在相互指责中结束。中国呼吁欧盟不要向太阳能电池组件征收关
税,欧委会贸易专员则抱怨中国向个别国家施加压力,意图阻止欧洲达成共识。
欧盟指责中国企业以低于成本的价格在欧洲出售太阳能电池组件,这种名为倾销的做法已导致欧洲
方面提议向进口的中国太阳能电池组件征收近50%的反倾销关税。这是中国向欧洲出口的最大宗商
品之一,年出口额约270亿欧元(约合2134亿人民币)。
但德国经济部长说,他的国家已经通知欧盟的行政机构欧盟委员
会(European Union),反对继续推进对太阳能电池组件征收关税
的措施。如果欧盟27个成员国当中的大多数在当前的咨询期间反
对关税,委员会就可能被迫放弃关税。但这可能会损害欧委会为
欧盟利益而进行贸易谈判的长期能力。
中国商务部副部长兼首席国际贸易代表钟山批评欧委会未能在布
鲁塞尔的这次对话上达成协议。
他在一份声明中称,欧委会向中国太阳能电池组件征收关税的计
划始于去年6月6日,再加上欧委会为一个针对中国无线通讯设备
的类似贸易案进行的准备,“将对中国相关产业和就业造成严重
损害,严重影响中欧经贸关系大局”。
他补充说,“这种贸易保护主义做法是中方不能接受的”,并要求
欧盟推迟关税。
欧洲官员已一再重申,他们在贸易案件中受制于必须采取行动
的法定期限,几乎没有或完全没有推迟行动的自主裁决权。
委员会一直在与各成员国政府讨论关税。德国的对华出口额很
大,在任何更广泛的贸易纠纷中,都很容易受到北京方面的打击
报复。一直以来,德国呼吁通过谈判达成协议的声音尤其大。
周一晚间,欧盟贸易专员卡洛·德古赫特(Karel De Gucht)一反常态地直接指责中国绕过欧盟领导人
接触成员国政府的行为。德古赫特的发言人约翰·克兰西(John Clancy)说,德古赫特“也已明确地告
知中方的副部长,他知道中国曾向一些欧盟成员国施压”。
克兰西补充道,“欧洲委员会有责任保持独立,抵制任何外来压力,并且仅从证据出发,着眼于欧
洲、欧洲公司及欧洲工人的利益‘大局’。”
美国已经开始对中国太阳能电池组件征收约30%的反倾销及反补贴关税。最近,奥巴马政府决定寻
求与中国通过谈判达成协议,以便以其他方式取代这些关税。这种协议的内容可能是为中国出口美
国的产品制定较高的最低价格,或者为总出口额设定上限,或者兼而有之。
尽管华盛顿、布鲁塞尔及北京现在都说想要通过谈判达成协议,中国太阳能公司及其为数众多的地
方政府支持者却对协议该有的内容各持己见。
税,欧委会贸易专员则抱怨中国向个别国家施加压力,意图阻止欧洲达成共识。
欧盟指责中国企业以低于成本的价格在欧洲出售太阳能电池组件,这种名为倾销的做法已导致欧洲
方面提议向进口的中国太阳能电池组件征收近50%的反倾销关税。这是中国向欧洲出口的最大宗商
品之一,年出口额约270亿欧元(约合2134亿人民币)。
但德国经济部长说,他的国家已经通知欧盟的行政机构欧盟委员
会(European Union),反对继续推进对太阳能电池组件征收关税
的措施。如果欧盟27个成员国当中的大多数在当前的咨询期间反
对关税,委员会就可能被迫放弃关税。但这可能会损害欧委会为
欧盟利益而进行贸易谈判的长期能力。
中国商务部副部长兼首席国际贸易代表钟山批评欧委会未能在布
鲁塞尔的这次对话上达成协议。
他在一份声明中称,欧委会向中国太阳能电池组件征收关税的计
划始于去年6月6日,再加上欧委会为一个针对中国无线通讯设备
的类似贸易案进行的准备,“将对中国相关产业和就业造成严重
损害,严重影响中欧经贸关系大局”。
他补充说,“这种贸易保护主义做法是中方不能接受的”,并要求
欧盟推迟关税。
欧洲官员已一再重申,他们在贸易案件中受制于必须采取行动
的法定期限,几乎没有或完全没有推迟行动的自主裁决权。
委员会一直在与各成员国政府讨论关税。德国的对华出口额很
大,在任何更广泛的贸易纠纷中,都很容易受到北京方面的打击
报复。一直以来,德国呼吁通过谈判达成协议的声音尤其大。
周一晚间,欧盟贸易专员卡洛·德古赫特(Karel De Gucht)一反常态地直接指责中国绕过欧盟领导人
接触成员国政府的行为。德古赫特的发言人约翰·克兰西(John Clancy)说,德古赫特“也已明确地告
知中方的副部长,他知道中国曾向一些欧盟成员国施压”。
克兰西补充道,“欧洲委员会有责任保持独立,抵制任何外来压力,并且仅从证据出发,着眼于欧
洲、欧洲公司及欧洲工人的利益‘大局’。”
美国已经开始对中国太阳能电池组件征收约30%的反倾销及反补贴关税。最近,奥巴马政府决定寻
求与中国通过谈判达成协议,以便以其他方式取代这些关税。这种协议的内容可能是为中国出口美
国的产品制定较高的最低价格,或者为总出口额设定上限,或者兼而有之。
尽管华盛顿、布鲁塞尔及北京现在都说想要通过谈判达成协议,中国太阳能公司及其为数众多的地
方政府支持者却对协议该有的内容各持己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