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双反”谈判进倒计时 行业曙光显现
2019-10-05
据欧盟委员会贸易委员德古赫特此前预计,中欧光伏“双反”谈判结果很可能在7月初产生。另一方面,欧盟委员会将谈判不成后提高税率的时间点定在了8月6日。这意味着无论结果如何,这场声势浩大的贸易战结果将很快出炉。而国内光伏企业苦苦等待的补贴等扶持政策尚未见踪影。问题是,在政策阳光来临之前,有多少光伏企业将会倒在黎明前?
新能源行业人士告诉记者,尽管目前行业信心较前几个月充足,具体经营情况并无明显好转,大多数企业都处于苦挨难关的状态,个别企业甚至已经倒在黎明前的黑暗中。
6月29日,尚德电力发布公告称,尚德与大部分可转债持有人达成一致,形成新的债务延期协议,新的协议将5.41亿美元可转债偿还时间延迟到8月30日,债权持有人将有权提名两名董事会成员。
这则公告将年初备受关注的悲情巨头尚德电力重新拉回了人们的视线。此次该公司公告的这笔债务事实上已经经历了两次拖延。相关可转债持有人告诉记者,尚德电力目前用的无非是“拖”字诀,并不认为国内光伏扶持新政能够挽救这家已经负债累累的公司。有的可转债持有人干脆表示,可能会向法院起诉要求尚德电力强制破产以规避损失。
新能源行业分析师对记者表示,无论中欧“双反”谈判是否成功,来自中国的光伏电池、组件价格都将在欧盟市场失去竞争力。对于在欧盟市场扎根较深的尚德电力而言,未来的前景似乎不太乐观。
就在尚德电力僵而不死的时候,另一家一度准备IPO的浙江光伏企业却突然进入了破产程序。资料显示,位于浙江湖州的恒基光伏产业包括太阳能电池和组件,产品主要出口欧美市场,随着美国、欧盟先后对中国光伏产品“宣战”,导致该公司销路严重受阻。数月前,恒基光伏已经停工,目前湖州市政府工作组已经进驻该公司,组织梳理该公司的破产重组工作。
此外,就连部分情况相对良好的光伏企业——海润光伏和中电光伏近期先后被曝光,出现了拖欠工资和强制员工放假的情况。海润光伏CEO杨怀进此前曾向本报记者透露,目前光伏行业在融资市场处处碰壁,海润光伏就是一个付出巨大的融资成本后却难实现目的的典型案例。但杨怀进认为和同行相比,海润光伏存在的问题是最轻微的。相关券商报告似乎对海润光伏目前的资金紧张问题也普遍持较乐观的态度。
新能源行业分析师认为,未来一段时间光伏产业链上以电池、组件为主业的企业将继续面临残酷的整合淘汰期。而从事硅片、逆变器、下游电站开发的企业只要撑到光伏扶持政策落实,情况将会有明显改善。
【相关阅读】
政策打开投资空间 光伏电站渐成热点
分析人士指出,光伏电站投资成为行业“避险”区域。短期看,扩大终端应用成为光伏企业最有效的救市法宝。而近期逐步升温的扶持政策预期,及超预期的光伏“国六条”出炉后,电站开发的投资收益率不确定性逐步化解。由此,光伏企业纷纷将目光抛向国内电站项目,以期获得稳定回报。
欧盟驻华大使:中欧有意愿友好解决光伏贸易战
欧盟驻华大使艾德和对《第一财经日报》表示,在中国光伏太阳能电池板贸易冲突问题上,中欧之间目前有政治意愿通过谈判,友好解决问题。艾德和是在昨日欧盟驻华大使馆的一场小型发布会上做上述表述的,他表示,中欧之间在贸易上不存在报复性行为。
我国光伏发电在发达地区率先升温
按照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的“必须支持光伏产业走出困境并健康发展”“着力激发国内市场有效需求”的要求,国家能源局近日召开促进光伏产业健康发展座谈会,新任国家能源局局长吴新雄表示,要抓紧落实国务院要求,大力开拓分布式光伏发电市场,促进光伏产业健康发展。
借力“美丽中国” 光伏业或成经济升级主战场
业内普遍认为,光伏行业是实现“美丽中国”的重要组成部分。下一阶段国内光伏分布式发电与地面电站建设将齐头并进、快速成长。
国家新政拉动光伏产业链 多家上市公司有望受益
国家层面的扶持对从上游硅片、辅料到下游电池、组件、电站的光伏全产业链都会带来拉动,其中,保障分布式补贴资金及时发放等政策对分布式发电与地面电站盈利效用巨大;预计A股市场中,打通光伏全产业链的海润光伏、光伏辅料龙头新大新材、从事电站业务的航天机电、在分布式发电领域具优势的单晶硅片龙头隆基股份、逆变器龙头阳光电源等都有望从中受益。
【市场风向】
欧盟摇“橄榄枝” 中概光伏板块闻风上涨
在中国光伏产品贸易冲突问题上,中欧之间有政治意愿通过谈判友好解决问题,中欧在贸易上不存在报复性行为。受上述表态提振,在美上市的中概光伏板块1日强势上涨,i美股中概太阳能指数(SLR10)上涨3.85%,成分股普涨,多只股票涨幅逾7%。
新能源行业人士告诉记者,尽管目前行业信心较前几个月充足,具体经营情况并无明显好转,大多数企业都处于苦挨难关的状态,个别企业甚至已经倒在黎明前的黑暗中。
6月29日,尚德电力发布公告称,尚德与大部分可转债持有人达成一致,形成新的债务延期协议,新的协议将5.41亿美元可转债偿还时间延迟到8月30日,债权持有人将有权提名两名董事会成员。
这则公告将年初备受关注的悲情巨头尚德电力重新拉回了人们的视线。此次该公司公告的这笔债务事实上已经经历了两次拖延。相关可转债持有人告诉记者,尚德电力目前用的无非是“拖”字诀,并不认为国内光伏扶持新政能够挽救这家已经负债累累的公司。有的可转债持有人干脆表示,可能会向法院起诉要求尚德电力强制破产以规避损失。
新能源行业分析师对记者表示,无论中欧“双反”谈判是否成功,来自中国的光伏电池、组件价格都将在欧盟市场失去竞争力。对于在欧盟市场扎根较深的尚德电力而言,未来的前景似乎不太乐观。
就在尚德电力僵而不死的时候,另一家一度准备IPO的浙江光伏企业却突然进入了破产程序。资料显示,位于浙江湖州的恒基光伏产业包括太阳能电池和组件,产品主要出口欧美市场,随着美国、欧盟先后对中国光伏产品“宣战”,导致该公司销路严重受阻。数月前,恒基光伏已经停工,目前湖州市政府工作组已经进驻该公司,组织梳理该公司的破产重组工作。
此外,就连部分情况相对良好的光伏企业——海润光伏和中电光伏近期先后被曝光,出现了拖欠工资和强制员工放假的情况。海润光伏CEO杨怀进此前曾向本报记者透露,目前光伏行业在融资市场处处碰壁,海润光伏就是一个付出巨大的融资成本后却难实现目的的典型案例。但杨怀进认为和同行相比,海润光伏存在的问题是最轻微的。相关券商报告似乎对海润光伏目前的资金紧张问题也普遍持较乐观的态度。
新能源行业分析师认为,未来一段时间光伏产业链上以电池、组件为主业的企业将继续面临残酷的整合淘汰期。而从事硅片、逆变器、下游电站开发的企业只要撑到光伏扶持政策落实,情况将会有明显改善。
【相关阅读】
政策打开投资空间 光伏电站渐成热点
分析人士指出,光伏电站投资成为行业“避险”区域。短期看,扩大终端应用成为光伏企业最有效的救市法宝。而近期逐步升温的扶持政策预期,及超预期的光伏“国六条”出炉后,电站开发的投资收益率不确定性逐步化解。由此,光伏企业纷纷将目光抛向国内电站项目,以期获得稳定回报。
欧盟驻华大使:中欧有意愿友好解决光伏贸易战
欧盟驻华大使艾德和对《第一财经日报》表示,在中国光伏太阳能电池板贸易冲突问题上,中欧之间目前有政治意愿通过谈判,友好解决问题。艾德和是在昨日欧盟驻华大使馆的一场小型发布会上做上述表述的,他表示,中欧之间在贸易上不存在报复性行为。
我国光伏发电在发达地区率先升温
按照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的“必须支持光伏产业走出困境并健康发展”“着力激发国内市场有效需求”的要求,国家能源局近日召开促进光伏产业健康发展座谈会,新任国家能源局局长吴新雄表示,要抓紧落实国务院要求,大力开拓分布式光伏发电市场,促进光伏产业健康发展。
借力“美丽中国” 光伏业或成经济升级主战场
业内普遍认为,光伏行业是实现“美丽中国”的重要组成部分。下一阶段国内光伏分布式发电与地面电站建设将齐头并进、快速成长。
国家新政拉动光伏产业链 多家上市公司有望受益
国家层面的扶持对从上游硅片、辅料到下游电池、组件、电站的光伏全产业链都会带来拉动,其中,保障分布式补贴资金及时发放等政策对分布式发电与地面电站盈利效用巨大;预计A股市场中,打通光伏全产业链的海润光伏、光伏辅料龙头新大新材、从事电站业务的航天机电、在分布式发电领域具优势的单晶硅片龙头隆基股份、逆变器龙头阳光电源等都有望从中受益。
【市场风向】
欧盟摇“橄榄枝” 中概光伏板块闻风上涨
在中国光伏产品贸易冲突问题上,中欧之间有政治意愿通过谈判友好解决问题,中欧在贸易上不存在报复性行为。受上述表态提振,在美上市的中概光伏板块1日强势上涨,i美股中概太阳能指数(SLR10)上涨3.85%,成分股普涨,多只股票涨幅逾7%。